山东钢铁28日披露,为进一步通过山东钢铁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下称“山钢财务”)获得更多发展所需资金支持,生产不锈钢装饰管产品,内销山东不锈钢装饰管市场,公司拟向山钢财务增资7亿元。增资完成后,山钢财务注册资本为30亿元。其中,山钢集团持股比例为62.31%,公司持股比例为26.02%,金岭矿业持股比例为6%,济钢集团持股比例为5.67%。 “向山钢财务增资,淄博不锈钢装饰管市场占据山东不锈钢装饰管大部分份额可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实现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山东钢铁表示。经济导报记者查询财务数据获悉,截至2015年12月31日,山钢财务的资产总额113.19亿元,所有者权益17.53亿元,营业收入1.57亿元,净利润0.70亿元。 “对于此类财务公司而言,可作为‘内部银行’和资金‘蓄水池’,有利于发挥集团整体资源整合优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锐财经分析师刘江远对导报记者称,目前来看,多家钢铁板块上市公司筹划注入金融资产,比如重庆钢铁拟注入重庆渝富,*ST金瑞拟收购资产则涉及五矿资本、五矿信托、五矿证券、五矿经易期货等。这些公司寄望通过“实业+金融”的转型,再造盈利增长点。 不锈钢装饰管引入优质资产谋自救 在日前举办的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一家跨国钢铁制造商表示,全球的钢铁行业都面临过剩问题,而中国更为严重,调结构效果缓慢,高端钢产品也出现过剩,整个行业或迎来漫长寒冬期。安赛乐米塔尔驻中国东方首席代表史悠能表示,全球钢铁行业需求每年只增长5%,产能每年却增长30%,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多年,因此钢铁行业严重产能过剩普遍存在。 在中国,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银行信贷收紧,钢铁企业情况更加艰难。一方面,不锈钢装饰管企业通过提高技术升级产品,但大量钢企尝试转型多年,市场仍出现饱和甚至过剩的情况;另一方面,企业向国外销售钢铁,但全球钢铁过剩,欧美国家的贸易保护也愈演愈烈。 在钢铁行业一片亏损以及加快“去产能”的背景下,一些上市的亏损钢铁企业不得不谋求置出亏损资产引入优质资产实现自救。比如,有的上市国企为了保壳,纷纷计划注入金融资产,以弥补亏损,用股偿债。 导报记者盘点发现,近一年来,山东不锈钢装饰管板块上市公司拟注入金融资产的案例已发生数起,比如在过去4年扣非亏损的中钢天源、重庆钢铁等,这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都是大型企业集团或当地国资委,掌控众多资源,而上市公司本身则因连续亏损具有保壳的现实需求。 不过,目前除了进展较为顺利的*ST金瑞之外,多数重组项目进展并不顺畅,能否重组成功还存不确定性。从披露情况来看,注入业务繁杂,是这些重组案例的共同特点,正因如此,重组变得前途未卜。